北京将推蔬菜安全可追溯系统 市民可知猪肉哪里宰
2016-01-19当前位置: 首页 / 新闻动态 / 行业新闻
1月27日消息,为了让百姓吃得放心,北京今年将对食用农副产品实行更加严格的准入制度。北京市商务委主任闫立刚今天做客“市民对话一把手”节目时透露,在去年推出肉类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基础上,今年将推出蔬菜安全可追溯系统,预计今年在一个批发市场、300个蔬菜专卖店、300个社区蔬菜车直供点都可以实现蔬菜的可追溯。
闫立刚表示,北京是一个特大型的消费城市,比如北京每天吃的猪肉是1850吨,折合约2.4万头猪。此外,每一天还要吃掉2.4万只羊、2400头牛、2.5万吨的蔬菜、2500吨的大米、3750吨面,还有800吨鸡蛋、625吨食用油、300吨食盐,“应该说这个量非常大,而且北京这个城市生活必需品80%来自于外省市,所以保证北京生活必需品的安全供应和食品安全非常重要。”
他称,今年将对食用农副产品实行更加严格的准入制度。去年北京推行猪肉的安全可追溯体系,市民通过扫描包装上的一个20位的条形码,就可以知道这个猪肉从哪屠宰的、经过了哪些流通环节等等,到去年为止实现了11个屠宰场全覆盖,8个猪肉批发市场、22个连锁超市的319个门店和106个专业肉的零售店都可以进行追溯。
他称,今年将进一步推出蔬菜的安全可追溯系统,比如追溯菜的产地、农药残留是不是符合安全标准等,预计在一个批发市场、300个蔬菜专卖店和300个社区蔬菜车的直供点,都可以实现蔬菜的安全可追溯,“今年准备进行升级,市民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扫了。”
闫立刚指出,对于没有这些“身份证”的产品,北京将加大检测的力度,逐步规范北京生活必需品的市场,使大家可以吃上放心肉、放心菜。
使用苏州巴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“一物一码”方案,完美的解决了食用农副产品的追溯问题。
一物一码是防伪追溯的基础,通过一物一码建立覆盖食品全生命周期的网上质量溯源体系,从食品生产开始,食品的安全质量、包装,流通到哪里出售,一物一码记录了生产、包装、运输、到门店、销售等全程地点与时间信息。根据不同的信息权限,生产企业、食品药监局、物流、门店及消费者扫码,分别可以展示和记录不同的信息内容。以实现食品来源网上或手机APP查证与去向追溯;如果卖出的食品出现问题,通过扫描食品包装袋上的二维码,就能快速找到该食品从哪个门店卖出或哪里生产,找到问题源头,消费者和各环节的部门都能维护自己的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