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市制造业大会 全力以赴推进“制造强市”建设
2017-07-07当前位置: 首页 / 新闻动态 / 行业新闻
苏州是靠制造业起家,制造业是苏州经济发展的根基和优势所在。在7月3日的全市制造业大会上,省委常委、市委书记周乃翔指出,新形势下,苏州急需“由大转强”,围绕制造业转型发展这一主线,推进制造强市建设。市委副书记、代市长李亚平主持会议。
近年来,以制造业起家的苏州已经成为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、全球瞩目的制造业基地。数据显示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4年保持3万亿元以上,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18%、全国的3%。制造业的快速发展,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创新发展,对扩大就业、增加收入、改善民生发挥了巨大作用,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,不过一些新变化也在此时出现。
在7月3日的大会上,周乃翔强调当前准确把握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尤为重要,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,都要全力以赴推进制造强市建设。
周乃翔指出,在推进制造强市建设中,需要围绕一条主线、推进四个结合、实现六个突破。具体为,紧紧围绕制造业转型发展这一主线,把支撑引领经济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;推进创新引领与开放提升“双轮驱动”,高端要素集聚与高端产业发展“相辅相成”,实体经济和互联网“融合催生”,企业追求与政府支持“同频共振”;加快实现产业创新能力突破、自主品牌突破、质量效益突破、结构优化突破、两化融合突破、绿色低碳突破。在具体措施方面——
第一,要聚焦构建新型制造体系这一主攻方向,着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,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,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,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。
第二,强化科技创新这一主引擎。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、提升产品质量品牌、提升创新人才支撑力上求突破。在7月3日的大会上,举行了苏州智能工业融合发展中心、苏州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、中国制造业知识服务中心(苏州)、苏州智能制造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智能制造创新载体的签约仪式,而这也是强化科技创新主引擎的具体举措。
第三,突出开发区这一主阵地。在这方面需要实现三个转变:1、实现由偏重引资向引资、引智、引技并举的转变;2、实现由外延式扩张向内延式提升的转变;3、实现由主要依靠“政策红包”向更多依靠“改革红利”的转变。
第四,打造企业这一主力军。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,最终都要落脚到企业上。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,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转型动力。具体来看,一是加快提升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;二是高度重视发挥中小企业作用;三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。
李亚平就今后一个时期苏州市制造强市建设进行了部署。他要求,各地各部门要迅速传达大会精神,认真实施,主动作为,强化创新意识、机遇意识、责任意识;要不断完善政策,优化发展环境,充分调动和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转型动力,让企业成为制造强市建设的生力军,全面提升苏州制造的核心竞争力。